Pablo Sinaí 2025驻留艺术家巴勃罗·西奈是一名视觉艺术家兼教师。他曾在阿根廷以及加拿大、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安道尔和法国等国外多地参加个展和群展。他的作品被阿根廷国内外的公共和私人所收藏。他的大部分创作对既定秩序提出质疑或试图颠覆,从一种不合时宜的视角揭示人们与当下关系中的矛盾。作为教师,从 2000 年至今,他在多个公共空间、驻地和文化项目中,以及公共和私人机构里,为艺术家举办工作坊、提供个人帮助并开展艺术研讨会。 NY20+国际驻留 | Artist Residency阿根廷艺术家Pablo Sinaí >阿根廷艺术家Pablo Sinaí抽象艺术绘画工作坊 >Pilar Olivero 2025驻留艺术家皮拉尔・奥利韦罗是一位跨学科艺术家。她的艺术实践融合了摄影、沉浸式装置和作为叙事工具的刺绣,借此探索“家、集体记忆和社会变革”等主题。她运用混合技术和实体干预措施,将摄影转化为超越记录的媒介,刺绣为作品增添意义与深度。其装置作品旨在创造沉浸式体验,引发观众对社会现实的共鸣与反思。奥利韦罗还是人权律师和艺术治疗师,曾获阿根廷国家艺术基金等资助,出版关于残疾的书籍。 NY20+ 国际驻留 | Artist Residency阿根廷艺术家Pilar Olivero >Josep Sanmartín 2025驻留艺术家 何塞普・圣马丁是一位多领域发展的艺术家,在美术、舞台设计、摄影等方面都颇有建树。他积极投身于各类艺术实践,成功组织多项文化活动,还创立国际艺术团体 Macaco Group。2019年回瓦伦西亚获博士学位,此后在多所大学任教,还担任学术期刊主编。他参与众多舞台项目,屡获国际奖项。如今,他与多家艺术机构合作、参展并获奖。作为跨学科艺术家和教授,近年专注舞台设计和摄影,作品受博士研究及民族志项目影响,聚焦文化表征,其艺术风格中对文化表征的兴趣占主导,带有扎根于大众的神话视角。 恩里克-达佐是一位来自罗马尼亚的跨学科艺术家。她的创作融合装置、摄影录像、声音、大地艺术、行为艺术和绘画等多种媒介,作品富有实验性、互动性和动态感。在创作中,她追求简洁,重视空间关系,常将自然元素融入作品以呼应环境。其作品主题涵盖灵性、永恒与短暂、阴阳象征、循环节奏,以及存在与不存在的二元性。绘画时,她不画草图,让创作过程自由流动、不断变化,赋予材料、色彩和形式鲜活生命力。她举办过多场个展,多次参加群展,还参与工作坊、担任策展人,获得过诸多奖项与资助 ENIKŐ DACZÓ 2025 驻留艺术家 Héloïse Blachier 2025驻留艺术家 赫洛伊丝·布拉齐耶是法国时尚设计师专注环保,积极探索新材料。她拥有丰富的学习与工作经历,曾在马赛、南特学习产品设计,还于上海大学攻读产品设计硕士学位,借此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他的职业履历涵盖为中国品牌打造化妆品系列、从事工业 3D建模等。2022年她创立品牌Blach,推出再生塑料镜子系列。其作品多次参展,如2022年巴黎设计周、2023年法国设计周等,部分作品还被法国国家家具收藏馆纳入永久收藏 Günter Klobouk 2025驻留艺术家 君特・克洛布克现居德国雷根斯堡。自1988年起,克洛布克便投身艺术创作,成为一名画家,并且是 BBK 艺术协会成员。在艺术教学方面,他有着丰富的经验,25 年来一直教授水彩画、油画、丙烯画、大地艺术以及城市速写等课程。他在装置、观念艺术和绘画领域不断探索,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表现手法,展现出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其作品和教学在艺术界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Helmut Wolf 2025 驻留艺术家 赫尔穆特・沃尔夫多年来投身木雕师培训与修复工作,1992 年创立工作室,在雕塑、绘画和图形领域均有建树。他的作品在德国及奥地利、荷兰等国际多地展出,还被西门子雷根斯堡等公共空间收藏。作为木雕大师,他擅长以树干为材创作雕塑,将其视为交流的载体,创作时与木材深度互动,作品中的人物似在无声交流,创作痕迹明显。同时,他绘画技艺高超,会在雕塑中巧妙用色,辅助观众理解作品。在 “夏季运动会” 等展览中,他塑造的普通人形象凝聚生命力量,展现了对艺术形式深层内涵的探索。 Matthias Schlüter 2025 驻留艺术家 马蒂亚斯・施卢特1952年生于柏林。1974 - 1979年在柏林艺术大学学习,之后开启多地游学之旅。他在绘画、绘图和石版印刷领域自由创作,作品在德国、意大利、坦桑尼亚等多地展出。1991年获因戈尔施塔特市艺术奖,1995年获沃尔夫斯堡平版画奖学金。其作品内容涵盖人物、风景等,擅用水彩等混合技术,还制作由多种材料构成的特色物件。他热衷用素描记录旅行点滴,现有超 250 本草图书。 Cynthia Pedrosa 2025 驻留艺术家 辛西娅・佩德罗萨是一位法葡艺术家,现居巴黎。她从真人模特写生开启艺术训练,后跟随布列塔尼画家菲利普・博萨尔学习油画近十五年。她还拥有社会学硕士学位,研究性别相关社会关系。除绘画外,她曾担任社会困难群体的成人教育工作者约十五年,将绘画作为沟通的辅助方式。辛西娅的创作围绕个体展开,思考个体与他人、集体的关系。她在法国及国际多地举办过群展和个展,还参与摩洛哥、巴黎地区、南特等地的艺术驻留项目,艺术足迹遍布各地。 鞠天瑶 2020 驻留艺术家 米雷娅・卡马乔于2006 年获得巴塞罗那大学美术学位,期间还在英国利兹城市大学进行过交换学习,之后在埃利萨瓦设计与工程学院完成艺术指导的研究生课程。自2009年起,她开始学习中文,以从不同视角理解世界。2014年初,她开启对折纸的语言艺术进行探索,创作了大型曼陀罗、纸制服装与裙子,还有海洋雕塑等作品,风格兼具梦幻、未来感与洛可可风情。如今,她通过剪纸和折纸结构进行创作,这些作品常事先绘制,主题涉及浮雕、地形和民族情等,展现对土地、文化根源的思考。 James Boynton 2025/2024驻留艺术家 詹姆斯·凯恩·博因顿(James Cann Boynton)以对⼯具和技术的细节以及精细应⽤的关注⽽闻名,他积极利⽤自己的本土根基作为创造⼒和创新的基础。他在新西兰Aotearoa的惠灵顿设计学校正式学习(BDes,1996年)。他跨越了近三⼗年的职业生涯而获得了许多奖项,被公认为新西兰领先的当代⽑利艺术家之⼀。 乌藤工作室由薛楚金和张不悔于2017 年创立,是位于上海农田边的建筑和艺术工作室,使用自然材料进行日常叙事空间的探索,这种探索立足于:诘问观念里固化的成见,专注分秒间变幻的微妙,撷取自然中沉淀的痕迹。 NY20+ 塑说 | 乌藤工作室 > NY20+ 塑说 | 作品 《井》 > 乌藤工作室 2020 驻留艺术家 聂梦兮 2020 驻留艺术家 从小励志成为一名自由艺术家,以无业为正业。在艺术和行走之间,似乎有一条时光隧道,将抽象概念和地域方位联系起来,穿越其间,魅力无穷。另一方面,边画边写打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FUN画仓。近年,在欧洲版图上行走了十四个国家和地区,居住过六座城邦,挪了九个窝。这期间,在法式甜点店当过学徒,在波尔多的古老酒庄一边创作、一边翻译,也读一些书,拍一些片,教教中文。跨界创作与展览沙龙不定期开展…… NY20+ 魔方计划 |艺术家 聂梦兮 > NY20+ 魔方计划 |《梦与记忆》 > Mathilde Guegan 2019 驻留艺术家 马蒂尔德·吉根天生有很强的感知能力,有助于其探索绘画和情感语言。她创作的大型壁画中,所有图像比较简单却有很强的感染力、容易与观者产生共鸣。她也会将创作历程以日记的形式画出来,这种创作形式的社会受众向来只增不减。马蒂尔德·吉根运用一种喜剧或悲剧式的腔调,刻画三角形头部的人物形象,以此来讴歌生命、孩童和创作之路。
Logan Moffat 2019 驻留艺术家 Logan Winston John Moffat对人性有浓厚的兴趣。通过油画、素描和任何其他媒介或表达形式来表达人这个主题,自然而然地表达出他想要传达的内容。 因此,莫法特认为体验其他文化、探索新的环境是他艺术实践发展的必要条件。他正在努力朝着成为一名更有意识、更有自我认知的艺术家进发。他希望通过跟不同的艺术家和环境一起分享、学习和创作,从而扩展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艺术理解。 Eduardo Fonseca 2019 驻留艺术家 Eduardo Fonseca,1984年出生于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蓬蒂诺瓦,绘画专业硕士学位。在葡萄牙完城学业后回到巴西继续在原有所学的葡萄牙风格的图像艺术和观念艺术上结合其他视觉艺术进行研究。他的创作灵感常常来自于所处的多元社会社会环境,因此,Eduardo 的作品特点在于色彩与人物刻画,给人以愉悦的感官体验的同时具有社会或政治批判色彩。他的作品不仅仅只限于绘画作品,还去过世界各个地方从事街壁画艺术,是葡萄牙AM Galeria画廊和葡萄牙the Gallery ArtePeriferica的代表艺术家。 Vic Oh 2019 驻留艺术家 Vic Oh 出生于 1989 年,艺术史硕士学位,后自学视觉艺术,成为一名视觉艺术家。从巴黎第一大学毕业后,Vic Oh在巴黎著名艺术机构 59 Rivoli 开设工作室,成为机构的永久驻留艺术家。她的艺术主题是原始精神上的女性,他们的力量、火、创造力和黑暗的界一面,是关于我们人类与宇宙的关联,人类—微观世界—和宇宙—宏观世的联系 ;关于我们的相似之处,根源所在,行动能量,关于我们如何与比我们大的进行互动。 Tito/Mulk 2019 驻留艺术家 ![]() Tito-Mulk的作品源于一种对按部就班、难以避免的人生产生的焦虑感,用新的美学重新构造了一个惊人般富有的世界“bédéiesque”。作品中黑白色的强烈对比表现出了艺术家反抗压迫与束缚的精神,仿佛是他们对当今时代通病的一阵怒吼。两位艺术家Tito和Mulk同样地全身心投入这种艺术表达,合作无间。 Cecile DAIMEZ 2019 驻留艺术家 Cecile DAIMEZ法国艺术家,于 1961 年出生,在巴黎高级装饰艺术学院教授舞台背景的透视画法,同时是巴黎贝尔维尔国立高等建筑学的讲师。现在主要从事艺术创作:绘画,表演,雕塑和拼贴画, 经常在法国巴黎、德国和比利时展出。多次受法国和瑞士国家剧院和戏剧艺术中心委托进行舞台艺术设计。也为法国电视台进行相关艺术工作。同时从事艺术教学工作,担任讲师。自 2009 年开始视觉艺术作品创作,一直很喜欢用中国水墨在中国纸上进行艺术创作。各种艺术作品经常在法国巴黎、德国和比利时展出。 |
意大利拉古纳国际艺术奖 意大利拉古纳国际艺术奖由意大利国家文化协会(MoCA)主办。旨在推广并提升当代艺术,致力于视觉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塑、摄影、影像艺术、表演,虚拟和数字艺术,其目的是通过提供各种机会来促进和支持艺术家及艺术事业的发展。
本奖曾获得意大利共和国总统勋章,意大利共和国外交部、文化和遗产部、环境领土与海洋部、威尼托大区政府、威尼斯市政府、威尼斯大学、欧洲设计学院、罗马RUFA美术学院等机构的支持以及学术顾问委员会重要成员的认可。
该奖与国际艺术画廊、基金会、多家企业、艺术驻留、博览会、重要学术机构进行合作。旨在支持并推广创造力,在全球借助与基金会、博物馆、画廊、艺术馆和企业的合作促成一张人才网络并提供国际级的机会。通过这种国际合作,一系列特殊的项目转化成了具体的成长机会,成为了艺术家职业生涯的催化剂。 艺思茶话周 2023年1月6日-2023年1月14日 2023新年伊始,享受连续7日的艺术观点交锋碰撞。 NY20+学术品牌NY Insight艺思联动吾创年华艺术节,策划推出 7-DAY Talks茶话周栏目。邀请到50+艺术家、学者、艺术评论人共同参与关于艺术的探讨。从个人艺术语言的广与窄,重大历史题材的阐释到艺术创作中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当代青年的艺术观到艺德的理解;从行为艺术的大众审美普及到中国画的深层次创新…… “浮图·園”文博艺术体验展 2022年11月18日-2023年3月30日 悠悠中华史,上下五千年,古丝绸之路留下无数精彩故事。每一段征程似乎都在讲述着,神秘而辉煌的故事。 当文博遇上科技,从考古挖掘到文物保护,从价值阐释到展示传播,两者叠加带来的惊喜或许远超想象。穿上古装,来一场“穿越之旅”;漫步文博馆,沉浸式感受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走进场景,在观演中参与剧情互动;新奇古物修复,趣味艺术工坊;沉浸式“潮”“玩”文博展! 从元宇宙走进文博世界,从文物中找寻另一个自己。 “油麦赶集”艺术征集令 征集日期:2022年11月1日-2022年12月1日 四川话中“幽默”谐音“油麦”,绿油油的“油麦”就像是互联网中广泛的“草www”,表示幽默好笑的意思。 NY20+现召集一群幽默的你一起做一场好懂、好耍、好笑,真正走入大众的展览。用自我调侃的方式谈困难,用烟火生活的笔触画积极,用积极包容的精神聊艺术。 浓园艺思论坛-成都侨界青年文创艺术交流2022年8月26日 “创业中华·海归蓉漂”成都侨界青年文创艺术交流活动-浓园艺思论坛以“聚焦侨青促交流、凝聚侨心促发展,服务海归育新侨”为核心,围绕“传承与创新”“教育与就业”发展性议题的中心思想,以推进成都海归青年艺术交流为核心愿景,为归侨青年艺术家们提供展现自我和表达思想的空间,不断促进海内外归侨青年“跨越文化海洋,铸造艺术桥梁”。 吾愿未满 青年书影会 2022年5月15日 五月是青年之月,劳动节的慰劳,青年节的激励,母亲节的温暖也许都多多少少的引起了青年的新思考。
吾愿未满书影会是天晴集系列活动之一。
青年们往往被寄予希望,被看作是充满激情的,幸福快乐的。然而,现代青年们怀抱的诸多烦恼却鲜少被人真正地注目。在这里,通过观影、读书,我们一起探讨青春、反思自我。 “疫见”不只是见疫,更是让人们看见此时世界与“我”之间的联系,正是一个个小“我”构成了这个完整的世界。"我们希望以疫见下的因子,思考当下的我们。"本次线上国际艺术展号召国内外的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记录“新冠”疫情期间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希望向国际艺术界开通客观了解疫情的渠道,提供最真实的创作素材,并化解误会和不安。本次展览已征集到来自全球600余件作品,通过艺术家不同的创作手法和呈现形式,我们得以窥见在疫情期间“病毒”和艺术家个人建立起的各种假设性关系和叙事线路。 疫见2020线上国际艺术展 展览时间:2020年3月30至战胜疫情的那一天 NY20+很荣幸受邀参与国际项目“Hello World”。 以疫见下的因子,思考当下在我们看来,这是“疫见”2020线上国际艺术展与“Hello World”不谋而合之处。致力于在这困难之际,借艺术之力、架起表达与沟通的桥梁。以下是国际项目“Hello World”的链接,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在这里分享他们的艺术作品。希望您喜欢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善意、团结与支持:http://transculturalexchange.org/activities/hw/overview.htm 疫见 X Hello World 魔方,广义上指各类可以通过转动打乱和复原的几何体,它有无数可能的组合能力。40多个有着无限延展力物理空间,集装箱改造项目酝酿已久。以浓园国际艺术村原有的大面积艺术生态聚落为基础,在一个绿树葱郁的自然生态中,植入另外一种工业元素——集装箱。在保留原有生态的前提下,加入当代艺术、街头文化及工业文化,每个或每组集装箱由不同艺术家分别完成,将空间的打造主导权交给不同国籍艺术家,打造国际艺术家艺术部落,超越原有生态。 魔方计划 《塑 · 说》雕塑与装置项目 《塑 · 说》雕塑与装置项目 为扩大浓园艺术范畴的多样性,搭建公共艺术与浓园人文脉络的对话机制,推动在地性艺术创作与实践,2020年NY20+将从雕塑和装置艺术着手,以《塑·说》为主题,以季度艺术驻留、年度展览及艺术节的形式,依托浓园国际艺术村的自然和艺术生态,启动《塑·说》户外雕塑及装置艺术常态项目,开启雕塑及装置艺术领域的中外对话。将室外永久展出和室内短期展示结合,最终已艺术节呈现,形成长期的艺术展示与推广,加大国内外雕塑及装置艺术家的推广力度,联动国内外艺术界对于户外雕塑及装置艺术的关注、讨论与思考,实践公共艺术的延续性。
FESTIVAL 12X12 2019年12月 FESTIVAL 12X12 是巴黎12区的年度活动,将举办第10届,成都浓园国际艺术村作为中国唯一合作伙伴已连续三届参加此盛会。FESTIVAL 12X12展呈丰富,面向不同形式,不同学科的艺术类别,通过专题研讨会、时尚设计展、文化创业培训、艺术生活美学等不同形式,充分展现不同的视觉体验展示设计的多样性及前瞻性。第十届12x12 FESTlVAL艺术节&吉祥物设计征集由巴黎100ECS机构、浓园国际艺术村和NY20+联合主办,面向全川大学师生发出12x12 FESTlVAL吉祥物设计征集令。 FESTIVAL 12X12 2018年12月10日-21日
FESTIVAL 12X12 是巴黎12区的年度活动,从2010年至今已经举办第9届,由12区政府和100ECS机构联合主办。在这辞旧迎新的年末,为广大群众带来一场集展览,戏剧,行为艺术为主的艺术盛宴。第九届FESTIVAL 12X12,浓园国际艺术村、NY20+国际驻留与其携手,在异国他乡为不同观众带去不一样的中国、别有风味的四川、成都。 她艺术·原创艺术国际交流作品展是作为首届成都国际女性艺术节的主体活动之一,以"她艺术"为主题,邀请国内外女性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展览展示、艺术思想碰撞交流等方式,从女性的视角解读成都,在艺术创新方面的成就,诠释女性艺术家的生活态度和对当下社会的理解,展示新时代女性艺术家的角色意识与精神追求,以女性艺术汇聚女性力量、彰显女性智慧。《她艺术·原创艺术国际交流作品展》不仅止于向人们展现多样化、多元化的文化艺术形式,更希望通过女性艺术表达和交流增强国内外女性群体的互动,向世界发声、争取更多权益,共同推动国际艺术生态均衡发展。 她艺术·原创艺术国际交流作品展2020 成都创意设计周自2014年起每年在成都举办,是中国中西部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创意设计产业盛会,已成为全国知名的创意设计品牌活动,在全国文创同类型活动中稳居第一方阵。成都创意设计周吸引了30余个国家(地区)超3000家创意设计机构、近千位全球设计大师及新锐设计师参与,累计展示创意设计作品超15万件,接待观众超200万人次。创意设计周活动通过开展创意设计产业展览会、创意设计论坛、创意设计奖等活动,以成都为中心掀起了关注创意设计、参与创意的风潮,推动成都市文化创意行业发展,全面提升了“成都创”的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极大开拓了成都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空间。作为历届成都创意设计周的参展单位,2018年第五届成都创意设计周以“创意成都·美好生活”为主题;2019年第六届成都创意设计周以“来成都创意(Creativity in Chengdu”为主题;长期致力于为国内外青年设计师、艺术家及手工艺人搭建资源共享平台,营造自由包容的创作氛围、平等互赢的合作环境, 以巴蜀文化与现代多元文化、手工艺与艺术、成都在地性和国际性为媒介和基点,汇聚更多国内外创意人才,创作、设计出更多独具一格、独领风骚的创意作品。 成都创意设计周 2019年3月6日,法国艺术家、讲师Cecile Daimez在成都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担任学术主讲人从时间轴、艺术史的角度,从西方人的角度为我们解读中国书画与西方艺术的共鸣。Cecile认为要在短时间内理解中国书画如何与西方艺术产生共鸣,是不太容易的。因此她从17世纪开始,划分五个阶段,分别阐述了不同时期的中国书画如何在西方艺术中产生了共鸣及具体体现。 Cecile以作品为范例,再佐以理论研究和批评文章,深入简出,为美院学生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视觉盛宴和学术大餐。 《中国书画与西方艺术的共鸣》 成都师范学院 2019年3月 NY20+ 国际驻留项目& 巴黎 100ECS 驻留工作室 2019年 NY20+ 国际驻留项目携手法国巴黎 100ECS 推出国际驻留工作室,主要面向川内在校就读艺术生,让他们更了解,感受自己所学专业,体验不同文化氛围,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将自己的所学所想在国际平台上展示,争取国际荣誉,开阔学识和眼界。 (此项目同样面向国内艺术家、艺术爱好者、设计师等) NY20+作为国家馆合作伙伴,很荣幸参与到此次法国&荷兰国家商品文化馆的规划建设中。2019年以成都本地巴蜀文化为元素的国际驻留项目、艺术长廊、人才孵化及教育都会为NY20+主推项目... 法国&荷兰国家商品文化馆开馆仪式 2018.11.30 |
|